脫硝機組投運治霾新突破
今天下午,椒江出海口边,浙能台州电厂8号机组脱硝装置投运,这标志着占浙江发电能力一半的浙能集团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所有燃煤火力发电机组的全脱硝,为治霾立下了大功。
早在2013年8月,浙能開始在已建成的嘉興電廠7、8號百萬千瓦機組進行超低排放改造,投數億元;同時,新建中的六橫電廠、台州第二電廠也修改設計,不惜工本同步上馬超清潔設備。
實現燃煤發電機組的全脫硝是國家十二五末的環保新要求,也是浙能實現清潔煤電改造的關鍵基礎。浙能集團共投資約35億元,完成了43台燃煤機組的脫硝改造任務,總裝機容量達2016萬千瓦。
脫硝減排任務重、時間緊。爲保證脫硝工程的優質高效,浙能脫硝改造工程全部采用先進的低氮燃燒及選擇性催化劑還原(SCR)脫硝裝置,在設計煤種及校核煤種、鍋爐最大工況、處理100%煙氣量的條件下,脫硝後氮氧化合物排放濃度降低到每標方100毫克以下,年減排氮氧化物超過11萬噸。
脫硝減排攻堅戰收官後,浙能集團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又在馬不停蹄地開展中,預計在2017年前對所屬全部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按照天然氣燃氣輪機組排放標准進行改造,進一步減少燃煤機組汙染物排放,爲整個燃煤火力發電行業拓展了新空間,並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有關設計單位測算,建成清潔煤電設備後,可以做到和天然氣一樣清潔。
今年5月底投産的首台清潔排放改造的現役機組嘉興電廠8號百萬千瓦級發電機組驗證了這個結論,投産以來,經西安熱工院等單位煙氣抽樣測試,得到機組滿負荷運行時煙囪排放口主要煙氣汙染物的排放均值:煙塵2.1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17.47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38.94毫克/立方米,都明顯低于國家天然氣發電排放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