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日報:六橫電廠環保設施先進超低排放
自今年9月17日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以来,浙能六横电厂一期工程的2台机组已全线投产3个月,截至12月9日零时,电厂已累计发电39.2亿千瓦时,为华东电网和舟山群岛新区输送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12月9日上午9時,筆者在電廠集控室的大屏幕上看到,機組超低排放系統運行平穩,2台機組運行産生的三種排放物的實時數據分別爲:煙塵2.70毫克/標准立方米,二氧化硫20.82毫克/標准立方米,氮氧化物26.2毫克/標准立方米。
據了解,按照燃氣電廠的排放標准,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每標准立方米要分別小于5毫克、35毫克、50毫克。“從指標上來說,我們電廠的煙氣排放標准已經達到甚至優于天然氣發電機組的排放要求。”浙能六橫電廠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作爲全國首家“三同時”超低排放的綠色環保電廠,舟山煤電公司始終以安全生産爲前提,精心操作,認真維護,保證電廠主設備和超低排放系統高效平穩運行。
對近期群衆反響較爲強烈的煙囪口“冒煙”等情況,六橫電廠發電部值長方玉泉進行了解釋:六橫電廠通過科技創新、設備優化等多種手段,消除了電廠煙囪出口的石膏雨現象,在正常氣候條件下,不會出現白色水蒸氣,消除了傳統電廠的煙囪口“視覺汙染”。“但是如果溫度驟降、氣壓減低或者陰雨連綿狀況下,煙囪口的高溫水汽遇到冷空氣,凝結成水珠,會出現局部的雲霧狀水蒸氣,其原理就如同天氣嚴寒時,人呵氣會出現白色水霧。”方玉泉告訴筆者,不少群衆誤認爲煙囪口“冒煙”,其實是水蒸氣在“作怪”,至于煙的顔色則是觀察角度及光線折射問題。目前電廠的環保參數還與環保部門實現了聯網,隨時接受環保部門的監督。
據了解,六橫電廠工程規劃建設4台高參數、大容量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一期建設2台百萬千瓦國産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同步建設脫硫、脫硝、電除塵等先進環保設施,動態總投資近80億元,每年可爲華東電網輸送約104億千瓦時的電能。